跳转到: 导航,
搜索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蘡薁藤 | 中药图典
蘡薁藤
Yīnɡ Yù Ténɡ
别名
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叶
功效作用
清热;祛湿;止血;解毒消肿。主淋病;痢疾;崩漏;哕逆;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瘰疬;湿疹;痈疮肿毒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凉
药味
甘、淡
【拼音名】 Yīnɡ Yù Ténɡ
【别名】 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adstricta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妆,茎切片或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蘡薁 木质藤本。幼枝有锈色或灰色绒毛;卷须有1分枝或不分枝。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宽卵形,长4-8cm,宽2.5-5cm,3深裂,中央裂片菱形,再3裂或不裂,有少数粗牙齿,侧生裂片不等2裂或不裂,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被锈色或灰色绒毛。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长5-8cm,轴和分枝有锈色短柔毛;花直径约2mm,无毛;花萼盘形,全缘;花瓣5,早落;雄蕊5。浆果球形,熟时紫色,直径8-10mm。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台湾、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 味甘;淡;性凉
【功效与作用】 清热;祛湿;止血;解毒消肿。主淋病;痢疾;崩漏;哕逆;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瘰疬;湿疹;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点眼、滴耳。
【摘录】 《中华本草》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出自A+医学百科 “蘡薁藤”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8%98%A1%E8%96%81%E8%97%A4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蘡薁藤”的留言: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1个分类: 中药材